串通招投标会被立案调查吗?
客观来说,开展招投标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相关工程项目或者采购项目为委托给行业内提供优质的企业,避免出现委托指派的情况,从而避免行业内暗箱操作以及腐败的问题。但是,在实际开展招投标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串标、围标的情况,串通招投标会被立案调查吗?这个是肯定的,招投标项目大多数是政府参与项目或者社会公益项目,且涉及的项目金额较多,串通招投标现象被曝光后,社会影响较为恶劣,可能会给国家带来损失,也会影响招投标活动的正常秩序,因此串通招投标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会被立案调查,且会视情节严重,进行刑事责任的追究。
串通招投标的行为的表现有哪些?
在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中,串通招投标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投标方为了提升中标概率,会想方设法从招标方套取标底信息,招标方获得利益后泄露标底信息;另一方面招标方为了让自己中意的单位能够中标,会选择采取邀请招标的方式或者选择直接将标底透露给对方。串通投标、围标是典型的违法行为。从传统招投标的行为表现来看,这种行为是明显的违规行为,会影响其他投标主体的合法权益,也会损坏行业市场规范。
如何规范化招投标活动?
对于参与招投标活动的投标企业来说,必须要遵守招投标活动的规范秩序,按照正规途径开展投标活动。凭借自身的实力以及核心竞争力获得中标资格,只有这样才能够赢得行业的尊重。虽然,我国对于招投标活动过程监控力度的增加,比如在电子投标过程中,可以对评标过程进行透明化管理,在电子投标系统中,每一步操作都留有痕迹,都能够进行过程监督,这大大地减少了串通招投标行为的发生。
总的来说,从投标企业健康发展的角度来说,串通招投标的行为应该规避,在参与招投标活动中,如果发现存在串通招投标的行为,需要及时保存证据,提交到人民法院进行诉讼,及时的维护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