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有哪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变革,大数据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价值得到进一步的凸显。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增强工程造价效率。大数据是超出传统软件采集、存储、控制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合,其核心价值不是收集大量的数据,而是采用一种新的技术活方法来专业地处理这些基础数据,并用于未来的决策与管理。大数据在工程造价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
第一,在相关工程项目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在建设项目规划设计阶段,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利用同类项目建设的历史数据,诸如建设标准、单方造价指标、每平方钢筋用量、水暖电单位过程造价指标和消耗量数据等了解项目建设各项技术的应用条件和设计水准;另外,相关技术人员也可以在规划阶段利用 BIM 技术通过建立项目建设的方案进行仿真,比较客观地展示项目规划设计的效果,让项目的外观可以更加直观,以保证工程的设计经济性和效果,使得投资依据更加真实有效。
第二,利用大数据技术完善施工计划管理以及工程估价
施工阶段成本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降低建造成本。与其他阶段相比,施工阶段的周期持续时间比较长,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多。目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项目管理已经在施工阶段得以应用。
首先,利用BIM 技术生成深化各专业工程施工模型,各专业信息化模型创建完成后,在大数据应用平台中进行合模,用以进行碰撞检查,及时消除工程变更,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其次,协调项目进行虚拟施工,通过虚拟仿真来反映施工过程各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对施工过程进行科学组织,以减少项目施工组织管理成本。
再次,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项目施工进度控制。利用大数据平台,可以直观地对比实际工作与计划工作,能够科学地进行进度管控,确定合理的工期成本,有效地解决了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难点问题。
总的来说,基于大数据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管理应用,可以优化建设项目全过程各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力,使项目建设投资决策科学化、工程设计最优化、招标管理科学化和成本管控精细化。